第48章 老照片(三)(1/4)
战争不可避免;只会因他人的利益而推迟。——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第一次泰伯利亚战争来的很突然,在欧洲的平民没有得到任何预警,他们仅仅只是得知到了一大堆杂七杂八的消息:在东欧爆发了小规模的武装冲突、联合国组建的GDI疑似在东欧屠杀了平民、最近和泰伯利亚有关的东西又涨价了......
随后,他们看到原本应该保护自己的军队在家门口自己打了起来。不是演习,而是实打实的要彼此命的残酷厮杀。唯一的好消息是,他们都不会刻意去朝着平民开火,只要不在交战区里,那么生命安全至少还算有保障。
欧洲的第一天战事打的相当惨烈,光是第一天的双方军队总伤亡人数就突破了二十万大关,即使这个伤亡数字是由多方势力平摊的也相当可怕。毕竟开战时欧洲各国军队加起来的总服役人数也就两百万出头,其中的大头还是俄罗斯......
不过双方伤亡数字如此之大的原因,除了过于“突然”的袭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NOD麾下一大堆杂七杂八的杂牌军也纷纷参战了。要知道除了韩国这个例外,其它国家政府军倒向NOD的比例最高也不超过五分之一。而第一次泰伯利亚战争NOD麾下的精锐部队基本上也都是这些从正规军里挖过来的人,而填线主力则是这些杂七杂八的杂牌军。在二十万出头的伤亡人数里,NOD部队的伤亡人数大约在七万左右,而这些杂牌军的占NOD部队伤亡人数的比例则是超过了百分之六十。
不过就算第一天的突袭结果斐然,联合国和NOD的力量对比天平依然是倾斜的。但是得益于NOD黑客继续发力的缘故,各国军队内部的各种通讯频道均遭到了严重的干扰,军队内部的交流极度不顺,甚至出现过两支政府军都误以为对方背叛了国家,结果都开始交火了才发现:原来是自己人?
同时在突袭的对象上,NOD部队也不拘泥于“清理门户”。而是积极展开跨界联动,比如一支在法国境内的NOD部队就和一支在德国境内的NOD部队展开了联动,一同吃掉了两支于两国边境驻防的德国国防军和法国国防军。
很多倒向NOD的部队规模其实都不大,只有营和更次级的编制才出现了整个编制倒戈的情况。同时这些倒向NOD的部队大多数在暴露之前都伪装的很好,一直在自己原本的师或者团里正常活动,直到NOD给他们下令他们才脱离了原本的单位,突然开始行动,再加上当时通讯频道遭到了攻击,所以导致即便各国有心,也无力及时让部队对此作出反应。(英国的NOD部队是个例外,在开始前就被确认了身份)
在这期间,只有GDI这一为了对抗NOD而诞生的部队几乎没有受到突如其来的袭击的过多影响,NOD部队在围攻这些本来应该是状态最差的目标时,却惊讶的发现这些本来应该状态最差的目标(除了东欧地区的GDI部队)反而一个个精神抖擞,NOD的部队还没有展开攻势就被人揍了回去,好悬没给他们全歼了。
而在前几天的动荡初步结束之后,迎来的就是僵持和进一步扩大的战火。
“华盛顿的火车站”就是当时战火在美洲点燃的写照。照片中真实的记载着当时戒严状态的华盛顿联合火车站,照片所及之处没有任何平民的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扛着卡宾枪的美军士兵或者国民警卫队在各个哨位上警戒,或是在搬运军事物资——两天前,美国的几个中部州突然就爆发了大规模动乱,而且事态在NOD的操纵下迅速升级,这些参与到活动中的暴民很快就变成了一股股反对联邦的独立武装力量并且迅速在美国境内蔓延开来。这个时候美国没有禁枪的坏处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