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老照片(三)(2/4)
现了,和欧洲那边还需要特意去抢一趟军火库的NOD份子不同,美国境内的NOD份子人手一把枪,甚至不止人手一把......联邦没有颁布禁枪令的初衷是希望当联邦遇上危机的时候,持枪的联邦公民都可以选择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去,就像第二次独立战争的时候那样;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如果有一天联邦政府被一个残酷的独裁者支配时,手里有枪的联邦公民可以站出来推翻这个政府,将自由和民主重新还给人民——但总之绝对不是像现在这样,变成一个个土匪到处烧杀抢掠,散播混乱与死亡。凯恩那极富有蛊惑力的演讲不仅仅能在NOD所发起的全面攻势的初期,即便是有所准备的国家也蒙受了不小的损失,更别提那些没有得到任何情报的小国了。而在一众倒霉蛋中,韩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存在。因为就只有这一个国家是真正意义上全国范围内打了起来。这个神奇的国家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的各种矛盾是愈发尖锐而且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如果说第一次泰伯利亚战争前夕的世界局势是一个塞满了火药的火药桶的话,那么韩国则是一个濒临极限的高压锅,而且还在加压!还能加压!可以说其随时都有炸开的风险、甚至可能都用不上NOD刻意推一把,只要世界各国开战带来的紧张气氛就可以引爆这个高压锅......(驻韩美军理智的没有参与进这场混乱的全韩国无限制“大赛”中,而是和驻扎在韩国的美军舰队一起撤到了日本,并且参与了之后镇压日本国内NOD分子的行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是这些代价是值得的,从初期的混乱中恢复过来之后,舆论场重新归联合国所有;而各国内部那些不确定因素也是都主动蹦了出来,省去了进行内部肃清的麻烦和风险;而在初期的混乱结束之后,重新组织起部队的各国也是跟上GDI的脚步开始发起反击——随后战争陷入了长达两年的拉锯阶段。91年的沙漠风暴行动让一些人惊呼现代战争时代已然来临,而这长达两年的全世界范围内的拉锯战则是无情的反驳了这一说法:在战争开始的第一轮打击无法取得决定性成果时,速战速决一词就已经和胜利一词无缘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来自前两次世界大战那似曾相识的既视感,这几十年里人类的武器装备与军事技术确实得到了发展,但还是不足以在底层逻辑上改变战争的样貌。(本来还有一些内容可以写的,但是因为懂得懂得的原因,都删掉了)
在这期间,许多的新式装备被GDI和NOD投入了战场。
比如在后来成为了GDI标识之一的猛犸坦克其原型车就是在泰伯利亚战争初期完成了最后的测试,并开始投入量产;(为了让这台庞然大物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作用,那么GDI指挥官们必须在行军速度上进行一些取舍:“你是希望做的快,还是做得对?”就是当时一些十分喜欢借助猛犸坦克发起攻势的指挥官为了拥护这款装备作出的发言)同时“狼獾”步行机的原型机也是在这一期间诞生的,不过直到十年后才开始小范围与“泰坦”步行机投入实战环境;当然,NOD那臭名昭着的火焰坦克以及方尖碑也都是在第一次泰伯利亚战争期间出现的,不过其具体的部署情况我们并不知情,NOD也没有公开任何有关资料。
而在最终的萨拉热窝战役之前,GDI和NOD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数百场大大小小的战役,同时也针对彼此的痛处展开过许多特种行动。比如当时世界上最了解泰伯利亚的人:莫比乌斯(不过实际上,最了解泰伯利亚的人恐怕一直都是凯恩)被NOD在欧洲俘虏了,得知到了这个消息之后GDI马上派出了一支特遣队前往其临时关押地,并且成功将这位博士毫发无伤的救了出来。这位就是后来震波武器